|
“一帶一路”上的大慶石油人发表时间:2018-09-12 11:59 近年來,隨著大慶油田實施“走出去”戰略不斷推進,開拓海外市場的步伐越邁越大。受中外員工文化背景、價值觀念和風俗習慣不同等因素影響,大慶油田持續探索創新海外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方法,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,不斷創新國際市場企業文化活動的形式和內容,讓“軟”實力更有效地促進海外項目的“硬”發展。 科威特夏季氣溫在43攝氏度以上,地表溫度超過70攝氏度。 中油電能電力技術服務公司32歲的劉楓,是赴科威特項目40名員工之一。5月,他和同事前往科威特參加Ratqa油田原油處理一期工程儀電安裝的工作,那可是一群“帥小夥”,工作不久就被中東風沙打磨成滄桑“大叔”。 將士們把自己打磨成“沙漠部隊”,每天夜裏12時前往施工現場,次日中午11時半返回駐地,成爲晝伏夜出的“夜貓子”,只爲了能稍涼快一點點。爲避免曬傷,大家全副武裝。躲開了日光浴,卻迎來桑拿天,工服被汗水濕透,曬幹,再濕透……結出一層層鹽漬。更難受的是由于天氣炎熱沒有胃口,項目部變著法做好吃的,讓員工保持健康的身體。 高溫考驗還未結束,沙塵暴又來襲。電影**場面天天在他們身旁上演。將士們來自綠色油化之都,哪裏見過如此頻繁的沙塵暴。床鋪上、寢室裏……連睡覺也要戴上口罩,每日與黃沙爲伴。 目前,該項目電氣部分已完成收尾工作,儀表部分已完成70%的工作量,實現了“時間過半、完成任務過半”的目標。 中油電能將士們的出色表現贏得甲方的充分肯定,向他們提出繼續合作的意願,未來將有更多的市場等待中油電能的將士們去開拓。 “蒙方員工請我們到家裏吃肉包子,那是最高禮節。” 蒙古國是“一帶一路”建設中地處東北亞的重要區域,正續寫著大慶油田海外能源合作發展新篇章。時值盛夏,遼闊高遠的蒙古國草原迎來最美的季節。塔木察格項目是大慶油田海外第一個獨立運作的油田項目,也是我國在蒙古國投資額最大的項目。 蒙古國東方省省長斯·鋼巴圖曾說,大慶油田塔木察格項目進駐東方省後,不僅推動了蒙古國石油相關行業的發展,而且在改善地方飲水條件、援助當地教育事業、培養本土石油人才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作用。 自2012年年底正式投入開發以來,塔木察格油田21區塊作業區多次向蒙古國東方省哈拉哈蘇木、嘎查捐款捐物,一片真誠讓寶石花在蒙古國草原上絢麗綻放。“在塔木察格,我們與當地人建立了良好的關系。”大慶員工李雁鴻說,“有的蒙方員工請我們到家裏吃肉包子,那是最高禮節,表示我們已親如一家了。” 海塔指揮部塔木察格公司將不斷提升科學管理水平,積極破解難點問題,既保證自身發展,又爲蒙古國當地創造更多收入和就業,互利共贏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,把該項目打造成爲中蒙雙邊經貿合作的典範。 力神不斷豐富海外企業文化,充滿生機和活力地走向世界。 “走出去”,不只是生産管理與國際接軌,更要把不同市場所屬國家的文化與中國石油企業文化融合,才能“走進去”“走上去”,持續發展。 大慶油田裝備制造集團力神泵業有限公司的企業文化,在傳承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的基礎上,不斷創新、豐富和完善,使“力神”充滿生機和活力地走向世界。蘇丹是力神海外較大的市場,蘇丹籍員工信奉伊斯蘭教,每天要進行多次禱告。力神管理人員體察入微,特地爲蘇丹籍員工設置了禱告室。這些友愛行爲讓當地員工感受到理解和尊重。 亨利是印度尼西亞服務隊徐春生班組的一名雇員。一次他的妻子生病住院,當時亨利正在海上工作,徐春生得知後,立即讓他回家照顧妻子,自己則幫他分擔了全部工作。在伊拉克綠洲項目工作的格茲萬也有類似經曆。一天,正與作業監督徐洪龍在現場施工的格茲萬突然滿臉漲紅,渾身無力,豆大的汗珠布滿額頭。徐洪龍判斷可能是中暑,立刻把格茲萬扶到陰涼地,取出藥物爲其祛暑,而工作全部由徐洪龍一個人操作完成。格茲萬深受感動,自此與徐洪龍建立起兄弟般的情誼。 人性化管理讓外籍員工深切感受到中國石油企業管理的人情味。目前,大慶力神泵業外籍員工已成爲推動企業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。 上一篇大慶采氣全力以赴備戰嚴冬
文章分類:
行業新聞
|